2014年度影响力诉讼
点评:以党的十八大为重要节点,中国反腐倡廉步入新阶段。2014 年,中国反腐风暴持续推进。“老虎”“苍蝇”频频落网。 根据法律程序,以刘铁男为代表的,最早落马的一批贪腐案件已进入到了司法审判阶段。贪腐官员因违纪行为受到党内查处,在查处过程中发现违法线索移交司法机关,再由司法机关进行侦查、起诉,最后进入到司法审判,这是我国对腐败案件处理的标准程序,这样的程序确保了案件查处的平稳与高效。而司法审判是我国肃贪反腐整个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充分体现依法治国的精神。 刘铁男获刑,是一个开始,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后落马的贪官都会先后走上法庭,接受法律公正的审判。同时,刘铁男获刑也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中国反腐走的是一条法治反腐之路。只有依法反腐,才能让中国的反腐之路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 基本案情: 1996 年4 月9 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女子被掐死在公厕内,报案者呼格吉勒图在案发62 天后因强奸杀人被判死刑。2005 年,身负多起命案的嫌疑犯赵志红落网,声称他才是呼格吉勒图案的凶手,从而引发媒体和社会对呼格吉勒图案的广泛关注。2014 年 11 月,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2014 年12 月15 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吉勒图一案作出再审判决,宣布呼格吉勒图无罪。 点评:纠正错案,是2014 年中国司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呼格案”就是这些被纠正的错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起。此案发生在“从重从快”严打严重刑事犯罪年代,发生在“疑罪从无”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的年代。反思这起错案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呼格案”给我国司法工作带来的启示至少有两点:第一,要尊重司法规律,刑事侦查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证据的发现和获得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法律事实追溯客观事实的过程,要坚持科学理性,摒弃“从重从快”“命案必破”式的简单思维。第二,要坚持疑罪从无理念,疑罪从无体现的是人对自身局限性的客观认识,体现的是司法理性,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只有坚持疑罪从无司法理念,才能把错案发生机率降到最低。 中国对日索赔中威船案 基本案情:2014年4月19日,上海海事法院为执行生效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有关规定,在浙江嵊泗马迹山港对被执行人商船三井株式会社的船舶“BAOSTEELEMOTION”轮实施扣押。1988年12月30日,原告陈震、陈春等为与被告日本海运株式会社(现为商船三井株式会社)定期租船合同欠款及侵权赔偿纠纷一案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追索“顺丰”轮、“新太平”轮船舶租金及经济损失。上海海事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审理,2007年12月7日,依法判决被告商船三井株式会社支付及赔偿原告陈震、陈春“顺丰”轮和“新太平”轮租金、营运损失、船舶损失及孳息2916477260.8日元。2010年8月6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201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被告的再审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