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从“提成制”到“公司化”要经历的思维转变
二、法庭思维→市场思维 很多人说,律师的主战场是法庭,很多人在规划律师思维时,是围绕法庭来考虑问题的。但我们公司化的一大转变就是,我们认为,律师的主战场首先是市场。 首先,诉讼业务仅仅是律师业务的一部分。非诉讼业务在律师业务中占了绝大部分比例。法庭是律师的主战场,更多地描述的是诉讼业务中的状况。 其次,无论是诉讼业务还是非诉讼业务,一个律师事务所在拿到执业证之后,首先要做的是“有活干”,没有活干,它的律师就去不了法庭。即使去了法庭,也是旁听的。因此,它首先要先到市场上去战斗一番,与竞争对手对垒,向准客户展示自己的水平、技能、智慧,展示他们对案件的把握等。法庭不过是律师的前期准备的一个集中展示而已。 所以,在律师事务所中,最大的“腕儿”不是看口才、不是看办案技巧,而首先要看的是招揽业务的能力,也就是市场开拓的能力。 有了市场,有了客户,你可以集结最优秀的律师来办理的你的业务,你可以组建一个优秀、优质的团队,来完成所有的法律上的事情。 其实,作为优秀的律师事务所来说,它不能只有处理法律事务的专家,还应当要有市场拓展的能手。因为律师事务所所的形象需要树立,业绩需要展示,发展蓝图也需要广为人知,这样律师事务所才能在市场中立起来,立体起来,开闯新市场、新局面。 同时,法律事务处理的过程,除了需要必要的法律知识之外,还需要的高超的技能、成熟的智慧、娴熟的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而这些,也是市场思维所必须的。 三、无形思维→有形思维→有型思维 律师职业与其他职业有很多不同。它是一种不好衡量的、不好被感知的无形服务。 与实业不同,实业最后可以给你呈现出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给你生产出产品来,看得见、摸得着,或者复杂或者简单,或者精细或者粗糙,客户很容易就可以感知到。 律师服务与注册会计师的服务也不一样。会计师的服务,会计师要辛辛苦苦翻阅那么多凭证、单据、要用各种表格、计算、比较各种数据。注册会计师的证件复印件甚至要附在报告后面。要保存工作底稿,一般都要厚厚的一大本,有时甚至几大箱材料。关键最后注册会计师要为客户出具一个报告,这个报告要有各种格式,要做各种让人看不明白的描述与论证,最后要作出一个结论,要加盖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印章。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与价值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