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案海盘点之一:触网案件井喷 呈集团化产业化趋势
2011年案海盘点之“网事并不如烟” 触网案件井喷呈集团化产业化趋势 2011年网络刑事案件新特点 ★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加 ★犯罪主体呈现低龄化趋势 ★呈现出集团化、产业化的作案趋势 ★跨国、跨境作案的问题突出 ★网络刑事犯罪隐蔽性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披露的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将正式迈入“5亿网民”时代。 互联网在我国的运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影响巨大的新兴媒体,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互联网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里,网络水军、蓄意炒作、虚假广告、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现象充斥着互联网,使得“涉网案件”成为案件领域备受关注的新“增长点”。 “涉网案件的数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法律系副主任郑宁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网民数量不断增长,互联网新技术、新运用在不断地产生和发展,而与此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比较滞后。加上相关部门的监管、执法力度不足,网民自律、网络秩序存在很多失范的地方。这些都是造成涉网案件增长的因素。” 个案推动网络侵权法律进步 一场有关网络侵权的案件自2011年年初被搅起之后,至今仍是余音不断。 2011年3月15日,包括贾平凹、刘心武、韩寒、郭敬明、李承鹏等在内的近50位中国作家联合发表《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指责百度已经彻底堕落成一个窃贼公司,百度文库已经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 针对愈演愈烈的百度文库侵权风波,2011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启动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司法解释起草工作,这一司法解释稿将涉及“避风港原则”如何适用、“红旗”标准如何把握的问题。 然而,仅仅时隔两三个月,百度文库侵权文献又大量重现。为此,7月4日,旨在为签约作家代理诉讼维权的“作家维权联盟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 在今年9月,作家维权联盟针对百度的侵权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这起官司,作家维权联盟执行人贝志城近日向媒体透露说,现在还在走流程的过程中,法院还没有开庭审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曾参与版权局、百度与作家之间的协商和调解,他向《法制日报》记者坦言:“尽管舆论上都在谴责百度,但要真打起官司来,原告可能很难胜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