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案海盘点之二:假药商下一个"创新点"将瞄准哪处漏洞
直到跟踪了近半年时间后,案件才有了新的进展。而假药贩们的假药流通模式更让警方瞠目结舌: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经常出入济南各大物流中心,但蹊跷的是,他们总是空手进去,空手出来。经警方进一步摸排才发现,原来他们在物流中心把接来的货直接打散,然后又直接发出。而钱款也由物流中心代收,现金交易。 警方最终在济南佳怡、佳吉等9家物流公司提供的500多万张原始单据中,查到了257张有关涉案的物流单据,锁定了肖某团伙实施网络售假的犯罪证据,查缴各类假药涉及249个品种,近10万多盒,大多为假冒贵重药品。 2011年9月,江苏省新沂市公安局也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上千万元、销售网络遍及全国所有省区市的公安部督办假药案,网络销售同样是案件中最大的特点,也是公安部门破案的最大难点。 新沂市公安局负责办理此案的民警庄瑞雪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了网络在该案中的几大作用:“首先,他们制作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网站,挂上一个专业的公司名称,并将伪造的药品手续等挂在网页中,多名销售人员均向我们表示,是看到网站这么专业才相信的;其次,假药贩子们搜罗上下线也是通过网络,他们通过一个叫‘药社会’的网站获得全国各地代理商的资料和联系方式,然后向他们发送样品、宣传页、资质证书和名片等,有意向的再进行电话沟通。” 而要实现网络售药,物流是不可缺少的。庄瑞雪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他参与办理的这起假药案件中,所有的药物配送都是通过物流,各种快递都有。最终警方在药贩子的窝点中搜出了2000余张物流单据。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条例》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药品购销、存储进行了规范,而没有对物流运输企业运输药品作出规定,也没有明确药品监督机关对邮递、物流运输药品监督检查的权力。许多物流公司事实上充当了假药销售的帮凶。”庄瑞雪说。 销售正规医院“挂靠过票” 网络销售的药品因其价格过于便宜,个人患者出于安全考虑大多不容易信任,然而,对于部分药店甚至正规医院,网络却直接或间接地成了主要进货渠道。 《法制日报》记者在2011年10月份曾独家调查了黑龙江省一家正规肿瘤医院向癌症患者销售假药一事。让人惊诧的是,从正规医院卖出来的药物,其最初来源竟然是网络。这其中究竟存在着哪些医药销售制度漏洞,让假药贩子们能轻易得手? “药是网上买的,没有任何资质证明文件。”这是黑龙江假药案中的假药销售员姚某亲口对《法制日报》记者所说的话。但是,姚某轻轻松松就将这批没有资质的假药卖进了正规的肿瘤医院。 |